混音母带——乐器实录等音乐性的工作

// 坏了,咱们的内容越写越晦涩了。//

// 混音母带这两个词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过。//

// 不过别怕,我有个比喻,绝对的原创。//

 比如 :

如果我们把做歌比喻成做菜的话

【一盘西红柿炒蛋】

·    词曲就是西红柿和蛋。食材的新鲜决定了这盘菜的绝大部分效果。

·    那编曲就是配菜。西红柿切好排盘,蛋打好拌好,选择适量的葱花、白糖、油盐酱醋,并决定好大家各自的出场顺序,油先热锅、起锅放盐。

·    接下来,混音就是炒菜。火候的掌握,细节比例的拿捏,翻炒的方法等等。这个时候尝一尝咸淡已经接近基本就是成品了。

·    上桌之前,摆个盘,也就完成母带最后一道工序了。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

混音是将人声、音乐、音效等多种音源予以混合的处理过程,又称为再录音

混音有前期和后期,是将音轨组装成为最终音乐的一个关键步骤。好的混音师可以让音乐的效果呈现最大化,母带处理就是混音后的最后一步。这一步直接决定音乐成品,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母带将音乐作品的响度、音色、动态进行创造性地调整,从而使每首乐曲之间在诸多方面做到协调、互补和混缩方面的风格统一。

 

【说完混音母带,再来说说什么是MIDI制作吧】

随着数字音乐的发展,我们每一样乐器都有对应丰富的音色库。编曲老师可以通过电脑操作的方式,一个人可以完成所有乐器的“演奏”,输出完成编曲伴奏。

 

那么什么叫乐器实录?

将我们所听到的每一个乐器,让对应的乐手老师根据midi编写进行了解后,进入录音棚拿起乐器进行演奏和录音,并会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框架范围内的二次创作。

大致的乐器有:吉他、贝斯、键盘、鼓、小打、弦乐、管乐、民族乐器等等

 

既然乐器库里音色那么多,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乐器实录呢

主要有这么几点区别:

 

1.  真实感。我们使用的大部分MIDI音源,也是由实录收录而来,但是经过一次数模信号转换后,会有一定的电子“压迫感”。

2.  空间感。实录乐器进行多次录音后的声音内容虽然一致,但是各类参数会有不同,可以做出不同位置摆放的空间感。

3.  细腻程度。乐器操作的很多小技巧,延音、颤音等等细节音效MIDI的呈现无法做到那么深入,或者耗时会非常非常多。

4.  呼吸感。音符与音符衔接处的“自然”转变,是MIDI工程中无法细致完成的。

 

爵士鼓的录制过程中,通常需要至少15个麦克风来完成收音,底鼓里外各一个,擦片上下各一个等等。每个麦克风的位置摆放和音量比例,根据每首歌曲的录制要求,都会需要进行细节的调节。通常,光是麦克风的摆放和录音前的调试过程,就需要鼓手和录音师配合花到2~3个小时完成。

录制的过程有时候一遍很顺利,但只要有一点错误可能就需要完成重来,所以这对于录音鼓手不仅是技术上的要求,而且还是个很耗费精力的体力活。

 

而弦乐的实录,是一个非常大的阵仗。一般来说有16人组24人组。具体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配置数量,根据歌曲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弦乐实录对录音棚的要求很高,收音棚面积需要能满足这么多人数的坐立和收音,层高需要有至少4米的空间让乐器能有基础的空间表现。

 

话说回来,很多乐器的实录对于最终的听感提升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甚至有可能感觉不到任何的区别。所以,我们是否进行相关乐器的实录,也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相关要求,不能盲目的进行无谓的投入。

而且,乐器的实录离不开本身MIDI编配的精良。所以,如果需要进行乐器实录,特别是鼓和弦乐的实录,对应的费用支出会有很大的上浮,因为会建议选用更资深更知名的编曲师来完成midi制作。

 

回到我们企业歌曲定制的本身,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普及了解音乐制作的相关知识点,在定制歌曲的时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一首制作精良的音乐需要充沛的时间与预算,作为企业歌曲我们并不需要在混音、母带、乐器实录上花费太多而顾此失彼。一首好的歌曲,他的歌词,曲编是否符合公司的需求,是否表达了希望表达的情绪与情感是最重要的,当然有充足时间和预算的公司我们还是非常欢迎精细化的做出一首歌,产出作品还是有区别的。

 

本人木头,音兔文化创始人

 

『感谢你的关注』

image.png 


扫码可添加个人微信


创作时间

2019/11/12 15:01:25